认识胃间质瘤及护理
2016-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7次胃间质瘤是由胃肠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发生的一种肿瘤,根据其表型特征可分为:胃间质瘤平滑肌瘤型、胃间质瘤神经鞘瘤型、胃间质瘤双向分化型和未定型四种类型.
病理
呈膨胀性生长,可向粘膜下或浆膜下浸润形成球星或叶状的肿块。肿瘤可单发或多发,直径大小不等,质地坚韧,边界清楚,表面呈结节状,瘤体生长较大可造成瘤体内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并在粘膜表面形成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
瘤体小症状不明显,主要为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等症状,瘤体较大时可扪及腹部肿块。
诊断
间质瘤应视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肿瘤危险程度与有无转移,是否浸润周围组织显著相关,一般肿瘤直径>5cm核分裂数>5个/50高倍视野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CT等检查特别是超声内镜是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更高,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标志CD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间质瘤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
首选方式
手术类型和范围取决于肿瘤大小和部位,肿瘤性质等标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一般包括:胃镜下切除开腹切除经腹腔镜手术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1)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医院先进设备医学技术,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2)热情接待,介绍管床医生护士病区环境以取得病人信任;(3)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各项检查目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配,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
2.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术前两周开始停止吸烟3.备血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贫血;备好一定量的全血。
4.预防感染:(1)不与有感染的病人接触(2)皮肤准备:皮肤的清洁是防止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应特别注意脐孔的消毒,可用石蜡油或乙醇擦拭干,腹部毛发旺盛需剪短。
5.术前常规灌肠
术后护理
1、术后病人的卧位: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
2、管道护理:术后留置有胃管、尿管,部分患者还留置有腹腔引流管,患者回病房后给予妥善固定,防止扭、折叠,告诉患者和家属各引流管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正常情况下24h内胃管引流液为咖啡色或暗红色,量为~ml。胃管内有鲜血引出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在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3、饮食和营养支持护理:术后在肛门排气恢复前宜禁食、胃肠减压,一般在术后3d左右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在此期间注意口腔护理,术后胃肠减压可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术后早期应用静脉营养支持,肛门排气后可恢复饮食,经口进食遵循少食多餐,从流质饮食开始,2d后过度至半流质饮食,7~10d后可逐渐过度到普食。
4、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出血:术后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h内,应观察患者有无上腹胀感及大量的呕血、便血或胃管内持续流出鲜血,腹腔引流管有无血性引流液,加强巡视患者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血压,出血早期往往仅有心动过速而尚无血压下降,出现心动过速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尽快发现术后出血。。(2)梗阻:吻合口狭窄或有炎性反应、水肿都会引起,观察患者腹部情况是否有腹胀及呕吐物性质判断,给予相应的胃肠减压。(31)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于术后5~7d后出现,表现为进食后上腹痛及腹膜刺激征,引流管有胃肠内容物引出,应注意观察腹痛及引流管变化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出院健康教育
告诉患者养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的习惯,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热食物,切勿酗酒、吸烟,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行为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的精神状况,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出院后告知定期随访时间及随访方法
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