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泻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病例汇报

2017-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09-30普外科教学查房纪要

主要内容:

王新颖主任组:乳糜泻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病例汇报

主持人:朱维铭主任

首先,朱曦医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例我科最近收治的乳糜泻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此例患者腹泻史可追溯到年,医院治疗,仍反复发作。年在医院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乳糜泻,给予针对性之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因患者饮食不注意又再次发作。今年7月份来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近恶液质状态。入院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放置小肠营养管等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治疗过程患者肠梗阻严重,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腹腔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患者情况好转。

章黎主治医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乳糜泻的相关情况。成人乳糜泻是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在基因易感的个体介导的全身免疫性疾病,是相关的临床症状、乳糜泻特异性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和肠病的特征性集合。麸质中的麦胶蛋白是导致乳糜泻的主要抗原蛋白,它含有丰富的谷氨酰胺和脯氨酸,脯氨酸在乳糜泻免疫反应中起激活剂的作用。其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HLA-DQ2和或DQ8分子相互作用,递呈给CD4+T细胞,从而激活的麦胶蛋白反应性CD4+T细胞产生促炎症因子,进而诱导肌动蛋白重新分布,肠上皮细胞细胞骨架改变,导致肠上皮细胞损伤。目前关于乳糜泻的文献报道多数为个案报道。随后章黎博士结合相关的文献给大家介绍了乳糜泻的流行病学,目前认为乳糜泻的全球发病率约为0.3-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高峰期为40-50岁,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多。乳糜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明确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及上消化道内镜十二指肠多处活检结果做出。随后对乳糜泻的Marsh分期分级进行解读。乳糜泻在临床上需要与肠道器质性病变及胰腺病变导致的吸收不良相鉴别(小肠淋巴瘤、炎性肠病、寄生虫病、肠淋巴管扩张等)。本例患者诊断乳糜泻的依据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胃肠外表现(贫血),小肠镜所见,十二指肠粘膜活检病理,诊疗经过提示去麦胶蛋白饮食后可改善患者症状。对于乳糜泻的治疗主要包括:终生严格无麸质饮食,多患者症状去麸质饮食后可迅速改善,病情严重患者需要禁食、静脉营养、甚至肾上腺激素治疗。治疗的新方向主要包括:酶学的治疗,免疫调节,节奏肠粘膜屏障缺陷,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抑制剂等。随后章黎博士结合此例患者,对淀粉样变性,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向大家做了详细介绍。

扫描







































2017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d/10377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