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部位感染流行季研读指南
2017-10-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夏季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流行季
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年1月~年11月例手术部位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
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8月份达到高峰,1月份为最低水平。8月份手术部感染感染的发生率比1月份高26.5%,这一变化模型在地区、年龄组别、医院类型等变量上保持稳定。同时,研究发现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也与温度有很强的相关性,气温大于90°F(约32℃)相比气温低于40°F(约4.4℃)时手术部位感染率升高29%。
病例:例手术部位感染病例
气像数据来源: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
为此,我们整理了几个有关手术部位感染防治重要指南的资料,供surgeek柳叶刀客粉丝参考。
美国CD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指南推荐
在手术前夜对患者进行全身沐浴,或者肥皂(抗菌与否均可)或消毒液擦拭。
剖宫产手术,在开刀前就可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推荐在大部分手术时,在手术室内应用以酒精为主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术中术后应该保持血糖稳定,目标血糖小于mg/dL(11mmol/l)即可,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可能。
保持患者体温正常。
在正常肺功能患者,如进行全麻气管插管。在手术中和拔管后立即予以较高流量的氧气。
指南不推荐
额外的肠道准备并不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
术中抗生素灌洗不能降低伤口感染率。
术后应用抗菌敷料和伤口感染无关。
任何手术伤口感染都没有必要使用塑料手术贴膜,不管其有没有抗菌成分。
在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时,关腹后不需要给予额外的抗生素。即使有引流的情况下也不需要。
缺乏循证证据证明,术中追加使用抗生素能够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对手术切口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皮肤抗感染预处理。
不再禁止将输注血制品作为预防手术感染的治疗方法。
WHO《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年)
我国版《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手术前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手术中
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手术后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指南与现实
关于淋浴
美国版指南与WHO版指南均推荐术前沐浴,我国的没有,医院不具备病房沐浴的条件。
比如,腹腔镜手术常常避不开的肚脐,手术消毒时经常从肚脐里掏出一个大球球,有木有?比如,手术时,可能会闻到患者身上不言而喻的各种酸爽味,有木有?
关于备皮
WHO版中备皮强调用剪刀清除毛发,强烈不建议剃除毛发,我国版试行指南表示,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医院备皮,都是用一次性刀片。
关于刷手
我国版试行指南表示: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用毛刷刷手,医院都备有毛刷刷手,且八年制第二版外科书上写明不推荐刷手,刷手时,手术医生手臂难免有些微小的损伤,但我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外科手消毒刷手还是作为考试内容之一。
某次进手术室,看着被小毛刷刷红的双手,我和师兄小声讨论术前刷手步骤繁琐多余,被无情批斗了。。。
CDC、WHO手术部位感染指南的“颠覆性”出世,而国内相关循证证据缺乏等因素摆在眼前,这不免使得临床医生望洋兴叹。但如果持辩证眼光,在我们为论文愁眉不展之际,也正是这种落差,为临床医生敞开一扇临床研究的大门:努力让指南照进现实的同时,更要让现实成就我们自己的指南。
参考资料
TonyCraine,WarmWeatherIncreasestheIncidenceofSeriousSurgicalSiteInfections,SocietyforHealthcareEpidemiologyofAmerica,
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GuidelineforthePreventionofSurgicalSiteInfection,ClinicalReviewEducation,
Global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ofSurgicalSiteInfection,WHOLibraryCataloguing-in-PublicationData,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年版
·本文系Surgeek柳叶刀客原创,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