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至年中国15医院

2021-7-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德孚医药出版社在感染和抗药性期刊发表了最新文章年至年中国15医院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的多中心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调查和预后研究,其内容摘要如下:

1目的:

监测、分析年至年中国不同地区15医院分离的腹腔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并对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患者的预后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

2方法:

医院内感染抗菌药物耐药监测项目(CARESnetwork),对院内腹腔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匿名收集了患者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的致病菌也一并做了整理与收集。分离得到的菌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标准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年出版的相关指南。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院内腹腔感染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预后情况。

3结果:

本研究从年至年共纳入了2,例院内腹腔感染患者。这些患者中,30天全因死亡率为9.5%。院内腹腔感染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老年(年龄60岁)、肺部并发症、气管内插管、感染发生在ICU病房、最近三个月内住过院、发生感染前使用过抗生素、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和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另外,共收集院内腹腔感染病原菌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0.8%,革兰氏阳性菌占29.2%。所有致病病原菌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33.4%)、肺炎克雷伯菌(10.8%)和屎肠球菌(10.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在ICU病房中,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比非ICU病房高。研究期间,院内腹腔感染的各种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

4结论:

院内腹腔感染致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都有着较高水平的耐药性,鉴于本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和相关数据,对于院内腹腔感染,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监测。

5关键词:

腹腔感染,危险因素,预后,抗生素敏感性,流行病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z/10384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